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,近年来,克州农业正朝着“绿色”农业、“特色”农业方向迈进,让农民尝到甜头、生活更有奔头。
产业结构调整鼓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毛利·艾山是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库尔干村种棉大户,种植棉花20余年。从手采棉到机采棉,毛利·艾山积累了不少棉田种植和管理经验,随着克州现代化农业的发展,毛利·艾山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。
“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,机械采棉不仅让棉花增收、增产,又方便灌水、施肥、喷药,节省了不少种植成本。”毛利·艾山说,今年我种植了20亩棉花,每亩产量达到了400公斤,棉花收益就达5.2万元。
记者从州农机部门了解到,截至目前,全州已收的机采棉面积达为1.8万亩。
克州调优农业产业结构。重视粮食生产,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。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,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,确保丰产丰收。
“为了确保今年粮食生产丰收,我们积极开展种子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,引进冬小麦、水稻、正播玉米、棉花等新品种,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。”克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詹永利介绍说:“我们筛选出新冬55、新冬57、新冬60作为今冬小麦辅栽品种,正播玉米新品种先玉335号等12个品种理论产量900公斤以上,目前,效果很理想。”
同时,积极推进“三品一标”工作有序进展,完成9家12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。针对“三品”企业开展质量安全监管,每年开展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,保证食品企业绿色发展。
近年来,克州设施农业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。高效保温棉被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,卷帘机得到全面使用,立体栽培模式开始尝试,施肥罐、小型耕作农机具、热风炉等现代设施农业设备纷纷“走”进了大棚。
如今,克州设施农业初步形成了本地农民为主、政府主导带动、企业和外来农户经营等运行管理模式,采用组件配送中心、建立批发市场和直销店,促进设施农产品销售工作。
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,克州不断引进、试验、示范良种,探索和选择一批符合市场需求、适合克州发展的优良品种。做好设施农产品销售,加快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。
今年,克州着力抓好蔬菜生产,进一步做好冬春季蔬菜稳产保供。全年共种植蔬菜2.12万亩,同比增加0.49万亩,增长30%,预计总产3.41万吨,同比增加0.4万吨,增长13.3%。
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各项工作
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克州坚持问题导向,强化思想认识,明确目标任务,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。
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萨依村2018年在全州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,并首先通过验收。记者从克州农经局了解到,萨依村集体土地承包面积82亩,822户、3275名成员(人)参与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。设置的社员个人股占折股量化资产价值55916.63元,每股价值定为25.964元。
“我们已经准备好822本股权证,等股权证发下来以后,萨依村民将会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、决策、受益人。集体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村民变股东,届时,他们将会分享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。”克州农经局相关负责人阿尼古丽·热西提说道。
目前全州已完成24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工作,清查出核实数10.04亿元,清查出集体土地112.1万亩;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确权登记颁证75136户,确权农户耕地54.36万亩,农村集体耕地77.1万亩。
农牧场改革工作有序推进,完成人员续保112人,完成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任务,完成土地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,确权面积31170.9亩。